成长不是单行道孩子和父母都需要学会倾听
误解的迷雾总在不经意间笼罩。有时候,我们以为自己在前进,实则在原地踏步。孩子抱怨作业太多时,父母可能习惯性地打断,急于给出建议;而父母絮叨生活琐事时,孩子却像被按下静音键的手机,任由话语在耳边消散。这种错位的对话,就像两棵并肩的树木,根系交错却无法汲取彼此的养分。当成长的列车呼啸而过,车窗外掠过的风景总在单向流动,却忘了车窗内也需要透进阳光。
沉默的回声往往最动人心魄。某个雨夜,我看见女儿蜷缩在沙发角落,睫毛上沾着未干的泪珠。她没说话,却用目光丈量着父母的沉默。而母亲在厨房擦拭着锅碗瓢盆,指尖划过斑驳的痕迹,仿佛在擦拭岁月的尘埃。这种无声的交流,像古琴的泛音在空气中震颤,让成长的重量有了具体的形状。父母的倾听不是附和,而是用耳朵接住那些飘向虚空的碎片,用沉默搭建起理解的桥梁。
真正的倾听是暂停评判,让话语流淌。当孩子说"我讨厌你总是给我安排一切"时,父母可以放下手中的活计,用眼睛捕捉那些藏在语气里的疲惫。就像老茶客懂得茶汤的回甘,父母需要在孩子的抱怨中发现成长的轨迹。而当父母分享"我最近工作压力很大"时,孩子可以放下手机屏幕,用耳朵聆听那些藏在叹息里的期待。这种双向的对话,像春日里交错的藤蔓,既各自生长又彼此缠绕。
成长是孩子推开一盏路灯,也是父母点亮一盏明灯。当父母学会在孩子愤怒时退后一步,当孩子们懂得在父母沉默时靠近三分,那些被误解的迷雾就会消散。就像老树年轮里藏着的不仅是岁月,还有无数未说出口的对话。或许我们该重新定义倾听:不是单向的灌输,而是让彼此的声音在空旷的场域里自由震荡,直到找到共鸣的频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