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初中生为什么会厌学尤其是初三

admin 7小时前 10:29:42 4
初中生为什么会厌学尤其是初三摘要: 初三的教室里,总有一群孩子眼神空洞地盯着课本,他们不是不努力,而是像被压垮的自尊心一样,连翻动书页的力气都没有了。小明的妈妈每天晚上都在催他做题,可孩子明明坐在书桌前,却反复把笔折...
初三的教室里,总有一群孩子眼神空洞地盯着课本,他们不是不努力,而是像被压垮的自尊心一样,连翻动书页的力气都没有了。小明的妈妈每天晚上都在催他做题,可孩子明明坐在书桌前,却反复把笔折断,用破碎的笔杆戳着桌面,仿佛这样就能把内心的焦躁发泄出去。这种状态在初三学生中并不罕见,当升学压力像一座看不见的山压下来,原本充满活力的少年开始变得沉默、抗拒,甚至用"不想上学"来对抗整个世界。

有些孩子像被套住的蜗牛,明明渴望前进却动弹不得。小红的爸爸总说"你只要考进前五名就能去重点高中",可每次月考排名下来,孩子都会把成绩单揉成一团塞进书包最深处。她开始用"我讨厌数学"来逃避练习题,用"老师讲得太无聊"来敷衍课堂,直到有一天,班主任发现她躲在教室后排偷偷哭,手里还攥着一张写满"我做不到"的纸条。这种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,往往始于家长一句不经意的期待。

社交关系的断裂更像一把隐形的刀,悄无声息地割裂着少年的希望。小刚的同桌总在课间讨论游戏攻略,可当他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,周围同学的窃笑让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嘲讽。他开始把手机藏在课本下,用"我有事"来躲避同学的邀约,直到有一天,妈妈发现他深夜偷偷翻看同学的社交动态,眼睛里布满血丝。这种被孤立的痛苦,往往让少年觉得学校是冰冷的牢笼。

当青春期的迷茫撞上中考的紧迫,一些孩子开始用"不想上学"作为逃避现实的盾牌。小丽的爸爸总说"你只要考上高中就能改变命运",可每次看到她熬夜刷题的背影,妈妈都会在深夜偷偷抹泪。孩子开始把作业本撕成碎片,用"我学不进去"来对抗父母的焦虑,直到有一天,老师发现她在体育课上突然晕倒,手里还攥着半张未完成的试卷。这种自我伤害的行为,往往源于对未来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无力感。

有些家长会发现,孩子突然对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兴趣,连最爱的漫画书都懒得翻开。小浩的妈妈发现他开始用手机看短视频,每次说"我困了"就钻进被窝,可第二天依然要装作精神抖擞去上学。这种表面的正常背后,是孩子用虚拟世界来逃避现实压力的无奈选择。当现实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,那些看似荒诞的行为,实则是内心在发出求救信号。

真正的教育应该像一盏温暖的灯,而不是一把冰冷的尺。当孩子开始抗拒上学,家长不妨先问问自己:我们是否把"考上好高中"当成了唯一目标?是否在孩子最需要支持的时候,变成了最严厉的审判者?那些看似叛逆的言行,往往藏着对理解的渴望。就像小雨的妈妈发现女儿开始频繁请假,却在每次谈话时都听到"我好累"这样简单的回答,或许该重新思考教育的方式,让压力变成成长的养分,而不是摧毁希望的洪水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