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初三学生懒散不想学怎么办

admin 6小时前 06:36:54 4
初三学生懒散不想学怎么办摘要: 初三学生懒散不想学,这个现象在很多家庭中都曾出现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每天早上赖床,作业拖到深夜,上课还总打瞌睡,到底该怎么办?"其实,这种状态背后...
初三学生懒散不想学,这个现象在很多家庭中都曾出现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问:"孩子每天早上赖床,作业拖到深夜,上课还总打瞌睡,到底该怎么办?"其实,这种状态背后往往藏着更深层的心理密码。

上周有个案例特别典型,小林妈妈每天早上六点就叫醒孩子,却总在孩子起床后发现他把课本扔在一边。直到某天,孩子突然说:"我每天都在学,但成绩就是上不去。"原来他早起后偷偷打游戏,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。这种"表面学习"的伪装,往往源于对成绩的恐惧和对失败的逃避。

很多家长会陷入一个误区:看到孩子懒散就责备"不努力",却忽略了他们可能正在经历"习得性无助"。就像小美爸爸发现女儿总在写作业时发呆,后来才知道女儿在数学课上被老师当众批评,从此对学习产生强烈抵触情绪。当孩子把学习和负面情绪绑定,自然会用各种方式推开书本。

这种状态还可能反映着"自我认同危机"。小杰的妈妈总说"你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,就只能去普通学校",但孩子却说:"我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。"初三阶段,很多学生开始质疑人生方向,当他们找不到学习的意义时,就会用懒散来表达内心的迷茫。

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长先做"观察者"。就像小雨妈妈发现女儿总是把手机藏在枕头下,她没有直接没收,而是每天睡前和孩子聊十分钟。渐渐地,女儿开始说:"我其实想学,但不知道怎么开始。"这种温和的沟通方式,往往比强制要求更有效。

建立"目标感"是关键。小凯的爸爸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,把大目标拆分成每天能完成的小任务。当孩子看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,那种"我能做到"的自信就慢慢建立起来。就像种树一样,每天浇一点水,比一次性浇透更有利于成长。

家长还需要学会"情绪管理"。小婷的妈妈发现女儿总在写作业时掉眼泪,她没有立刻问原因,而是先陪孩子散步。在轻松的氛围中,女儿才说:"我觉得大家都在看我成绩,我怕说错话。"这时候,家长的倾听比说教更有力量。

每个初三学生都像一艘即将启航的船,他们需要的不是鞭策,而是帮他们找到正确的航向。当家长能理解这种"懒散"背后的信号,用陪伴代替指责,用理解代替说教,孩子往往会在某个清晨突然说:"我想试试看。"这种转变,往往始于家长一次真诚的对话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