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不上进父母怎么办

admin 15小时前 14:12:07 3
孩子不上进父母怎么办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家长:他们看着孩子沉迷游戏、成绩下滑、对学习失去兴趣,焦虑得整夜失眠,却始终找不到问题的根源。一位母亲曾告诉我,她儿子初中时突然开始逃学,她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家长:他们看着孩子沉迷游戏、成绩下滑、对学习失去兴趣,焦虑得整夜失眠,却始终找不到问题的根源。一位母亲曾告诉我,她儿子初中时突然开始逃学,她每天追着孩子问"为什么",孩子却只会说"不想学"。这种无力感让很多父母陷入误区,误以为是孩子懒惰、不努力,却忽略了更深层的心理需求。

其实"不上进"往往不是孩子的选择。我接触过一个案例,父亲是工程师,母亲是医生,家里物质条件优越。他们的女儿小雅15岁,却整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,成绩在班级倒数。当父母试图用"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"来激励时,小雅突然哭着说:"你们永远不懂,我就是想当个普通人。"这句话让父母瞬间清醒——原来孩子不是不想奋斗,而是被过度期待压得喘不过气。

有些父母把"不上进"等同于"不听话",于是用各种手段控制孩子。但这种对抗只会让关系恶化。我曾见证过一个家庭,父亲为了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,每天逼着儿子背单词到深夜。结果儿子在高考前两个月突然离家出走,留下一张写着"我不想活了"的纸条。当父母终于放下控制欲,学会倾听时,才发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理解,而不是分数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。我见过一个男孩,小学时成绩平平,但会自己组装机器人。父母却只关注他的考试排名,把他送去各种补习班。直到初中毕业,这个男孩突然对学习产生强烈兴趣,开始主动查资料补漏洞。这说明孩子的潜力需要被看见,而不是被标准答案框住。就像种花,有人天天浇水却让花枯萎,有人默默等待花开的时机,结果大不相同。

父母的焦虑往往源于对未来的担忧。我曾帮助一位父亲调整心态,他儿子大学毕业后从事着稳定但不喜欢的工作,父亲每天催他考证考编,儿子却在深夜偷偷学习编程。当父亲意识到自己的焦虑可能正在消耗儿子的动力时,开始和儿子一起讨论职业规划,而不是强迫他按自己的意愿走。这种转变让父子关系从紧张到默契,儿子也终于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业。

教育不是一场短跑,而是一场马拉松。我见过太多父母把"不上进"当作失败的标签,却忘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。就像春天的竹笋,有的破土而出迅速生长,有的需要更长时间积蓄力量。当父母学会用耐心代替急躁,用信任代替控制,孩子往往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,突然展现出惊人的潜力。这需要父母先调整自己的心态,才能看见孩子的可能性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