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不想在这个学校上怎么办

admin 3小时前 21:22:15 5
孩子不想在这个学校上怎么办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问:"孩子突然不想上学了,该怎么办?"这个问题背后往往藏着复杂的情绪和未被察觉的信号。上周一位母亲找到我时,孩子正把书包摔在地上,说"这学校连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问:"孩子突然不想上学了,该怎么办?"这个问题背后往往藏着复杂的情绪和未被察觉的信号。上周一位母亲找到我时,孩子正把书包摔在地上,说"这学校连空气都是苦的"。她急得满头大汗,却不知孩子只是把压抑的愤怒表达了出来。

记得有位叫小宇的男孩,每天早上都像被钉在椅子上一样僵硬。他妈妈发现孩子书包里藏着漫画书,却始终不敢问。直到某天孩子发烧请假,妈妈才知道他因为被同学排挤,连午餐都吃不下。这种隐形的校园伤害,往往比明面上的欺凌更令人窒息。

去年接触过一个案例,女孩小雨成绩下滑严重,却总说"老师总盯着我"。家长一开始以为是孩子撒谎,后来发现她每天都要在教室后排躲着,直到老师发现她书包里有大量未完成的作业。这种自我封闭的状态,其实是孩子在用最原始的方式保护自己。

当孩子说"不想上学"时,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责备。但有位父亲的做法值得借鉴,他没有追问具体原因,而是默默陪孩子去学校。当看到孩子在走廊里独自发呆,他轻轻问:"妈妈今天做的红烧肉,你还没吃吗?"这句话让女孩突然哭了,原来她担心父母会因为成绩而责骂。

有些家长会把孩子的抗拒当作叛逆,但其实这可能是成长的信号。上周有个案例特别典型,男孩小杰总说"学校没意思",妈妈发现他偷偷把数学作业撕碎,却不知他正用这种方式对抗持续的考试压力。当家长意识到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非责备时,他们开始调整沟通方式。

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可能藏着孩子的隐痛。有位母亲分享过,她发现女儿总在放学后躲在操场角落,直到某天女儿说"我想和小美一起玩,但她总说我笨"。这种社交焦虑往往比学业压力更难应对,需要家长用更细腻的方式去发现。

当孩子真的不想上学时,建议家长先做三件事:第一,停止追问"为什么",而是问"需要什么";第二,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,比如是否突然对某些科目产生兴趣;第三,创造安全的表达空间,让孩子知道可以说任何想法。就像那位父亲,他没有逼问女儿的烦恼,而是用一顿简单的晚饭打开了心扉。

教育从来不是单行道,当孩子推开学校的大门时,也许他们需要的不是更严厉的规矩,而是更温暖的陪伴。上周有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,男孩小阳因为课堂纪律问题被老师批评,妈妈没有责怪老师,而是陪他一起制定新的学习计划。这种双向的调整,往往比单方面的坚持更有效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他们表达抗拒的方式也各不相同。有位母亲告诉我,她女儿总在上学前夜失眠,直到发现孩子在日记里写道:"我讨厌教室里的灯光"。这种细微的观察,往往能发现孩子内心真实的困扰。

当孩子说"不想上学"时,家长需要做的不是立刻做出决定,而是先倾听。就像那位在操场角落哭泣的女孩,她需要的不是转学的解决方案,而是被理解的温暖。教育的真谛,或许就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对话里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