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高中生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怎么引导

admin 1天前 ( 08-09 21:13 ) 11
高中生不想上学怎么办家长怎么引导摘要: 最近总听到家长说孩子不想上学,像被压垮的纸飞机一样,明明翅膀还在,却总想放弃飞翔。小李妈妈就是其中一个,她每天早上都在催促儿子起床,可儿子总说"反正也考不上好大学",甚至把书包扔进...
最近总听到家长说孩子不想上学,像被压垮的纸飞机一样,明明翅膀还在,却总想放弃飞翔。小李妈妈就是其中一个,她每天早上都在催促儿子起床,可儿子总说"反正也考不上好大学",甚至把书包扔进房间,任由课本堆满角落。这种场景在现实中并不少见,但背后藏着的远不止表面的懒惰。

成绩焦虑往往是最直接的导火索。小明每次月考后都会躲在房间里发呆,妈妈发现他书桌上摆着三张不及格的试卷,却始终找不到他想放弃的真正原因。当家长一味强调"别人家的孩子"时,就像往孩子心里灌进无形的铅块。有位父亲曾告诉我,他儿子成绩下滑后,每天逼着孩子做题到深夜,结果孩子在凌晨三点突然大喊:"你们根本不懂我每天都在想什么!"这句话像一记重锤,让很多家长意识到,我们总在用成人的标准丈量孩子的世界。

人际关系的裂缝同样会侵蚀学习动力。小红的书包里总是揣着褪色的橡皮擦,这是她和同桌闹矛盾后养成的习惯。当家长发现女儿开始频繁请假,却不愿说具体原因时,不妨试着蹲下来听孩子说"我讨厌班里的氛围"。有位母亲分享,她女儿在班级里被孤立后,每天回家都沉默不语,直到她发现女儿的日记里写着:"我只想和喜欢的人一起学习"。这个发现让她意识到,孩子需要的不是强制性的陪伴,而是理解与共情。

自我认同的崩塌会让孩子陷入更深的迷茫。小刚的书包里藏着一张被揉皱的志愿表,这是他反复修改却始终不敢确定的未来规划。当家长看到孩子开始逃避社交,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时,需要警惕的是这种情绪可能源于更深层的自我否定。有位父亲曾带着儿子去参观大学校园,当看到实验室里专注研究的学长时,儿子突然说:"原来还有比考试更重要的事"。这个瞬间让父亲明白,孩子需要的不是催促,而是看见更广阔的世界。

教育不是一场短跑,而是一场马拉松。当孩子说不想上学时,家长不妨先问问自己:是否把孩子的成长当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?是否在用焦虑代替理解?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他们的挣扎往往源于我们看不见的地方。与其强迫孩子面对现实,不如陪他们找到内心的支点。就像那个在图书馆里偷偷画漫画的女生,当母亲发现她把画本藏在课本下时,没有责备,而是默默把画本放在书桌上,第二天孩子惊喜地说:"妈妈,你看到我的画了吗?"这个简单的举动,让教育回归了最本真的模样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