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不想去学校怎么和老师说

admin 4小时前 08:43:49 4
孩子不想去学校怎么和老师说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咨询孩子抗拒上学的问题。当孩子说"不想去学校"时,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焦虑地联系老师,但其实这背后往往藏着更复杂的心理信号。就像上周遇到的李女士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咨询孩子抗拒上学的问题。当孩子说"不想去学校"时,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焦虑地联系老师,但其实这背后往往藏着更复杂的心理信号。就像上周遇到的李女士,她发现儿子每天早上都哭闹着要请假,于是急匆匆地和班主任沟通,结果老师反馈孩子上课状态很好,这让李女士更加困惑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,有些孩子会直接说"不想上学",有些则通过身体症状表现,比如头痛、肚子疼。小美妈妈就经历过这种情况,女儿每天早上都假装生病,直到老师发现她书包里藏着写满"我讨厌学校"的纸条。这种表面的抗拒背后,可能是孩子在用身体不适作为逃避的借口,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。

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,建议家长先观察三个关键点:第一是抗拒的持续时间,突然的抗拒可能与特定事件有关;第二是伴随的情绪变化,比如变得沉默或易怒;第三是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,比如睡眠障碍或食欲下降。就像张爸爸发现女儿突然拒绝上学,同时开始频繁熬夜,这让他意识到孩子可能在用睡眠问题掩盖内心的困扰。

与老师沟通时,建议采用"观察+感受+请求"的三段式表达。比如可以说:"我发现孩子最近对上学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,他常常说'学校太无聊',作为家长我们很担心。不知道老师在学校观察到什么情况?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帮助孩子吗?"这种沟通方式既表达了问题,又给老师留有观察空间。

在实际案例中,很多孩子抗拒上学其实源于社交焦虑。小杰的妈妈发现儿子每次上学都要反复确认书包是否带齐,直到老师发现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角落。这种情况下,家长需要和老师共同制定社交计划,比如安排同桌、组织小组活动等。就像小杰的班主任建议他在课间多和同学分享零食,逐渐打开话匣子,三个月后孩子开始主动参与班级事务。

有些孩子抗拒上学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。小雨的妈妈发现女儿经常在写作业时突然哭闹,老师反馈她在课堂上总是走神。通过家校沟通,发现女儿的作业量远超同龄人,调整后孩子反而开始期待上学。这种情况下,家长需要和老师共同评估学习负担,必要时调整教学方式。

当孩子出现持续的抗拒时,建议家长和老师建立定期沟通机制。比如每周固定时间交流孩子在校表现,共同记录进步与困难。就像小明的妈妈和班主任约定每周五晚上视频通话,发现孩子其实更喜欢科学课,于是调整课程安排,孩子逐渐找回学习兴趣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,抗拒上学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的需求。家长和老师需要保持耐心,通过持续观察和沟通,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案。就像我们遇到的案例中,有的需要调整学习方式,有的需要改善人际关系,有的则需要家庭环境的改变。重要的是建立信任,让孩子感受到支持,而不是责备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