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初中生不想上学家长要请假

admin 5小时前 14:17:06 4
初中生不想上学家长要请假摘要: 初中生不想上学,家长却要请假,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矛盾的场景,却真实地发生在许多家庭中。最近遇到的几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,孩子们的抗拒背后往往藏着难以言说的苦涩。张女士的孩子小杰是初二...
初中生不想上学,家长却要请假,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矛盾的场景,却真实地发生在许多家庭中。最近遇到的几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,孩子们的抗拒背后往往藏着难以言说的苦涩。

张女士的孩子小杰是初二学生,每天早上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消失。她发现孩子书包里总躺着请假条,理由从"肚子疼"到"脚骨折"不等。直到某天,孩子在深夜偷偷翻看她的手机,发现连续三个月的请假记录,才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身体不适。原来小杰在班级里被孤立,他试图用请假逃避社交压力,却让母亲陷入更深的焦虑。

李叔叔的初中生女儿小雨总在放学后躲在房间里,手机屏幕一直亮着。他发现女儿的社交软件里频繁出现"好累"、"不想活了"的字眼,却不知道这些情绪背后是持续的校园霸凌。某次家访时,小雨突然崩溃大哭:"老师说我成绩差,同学说我长得丑,连食堂阿姨都笑话我。"这句话让李叔叔瞬间明白,孩子不是抗拒学习,而是恐惧整个世界。

王阿姨的青春期儿子小宇成绩下滑严重,却总说"没时间"。她发现儿子手机里存着大量游戏截图,深夜的聊天记录显示他在和"网友"讨论逃学计划。直到一次家长会,老师提到小宇在课堂上突然沉默,王阿姨才意识到,孩子可能在用虚拟世界逃避现实的挫败感。

这些案例让我看到,当孩子说"不想上学"时,往往是在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情绪。有的孩子害怕被比较,有的孩子担心被嘲笑,有的孩子正在经历成长的阵痛。家长在发现孩子频繁请假时,不要急于追问原因,而是先观察孩子的生活状态。比如留意孩子是否突然对某个学科产生抵触,是否在社交场合变得沉默,或者是否开始用手机逃避现实。

有些家长会直接说"再请假就让你在家反省",这种威胁反而会加剧孩子的抗拒。更有效的方式是创造安全的对话空间,比如在孩子情绪平稳时,轻声问:"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?"而不是当着孩子面翻看请假条。就像小杰的母亲后来做的那样,她开始每天和孩子散步聊天,终于在某个傍晚,孩子主动说:"妈妈,我其实想和你一起上学,但不敢去。"

这些故事提醒我们,当孩子出现逃学倾向时,往往不是简单的懒惰或叛逆。每个孩子都像被困在迷宫里的小动物,需要家长用温暖的手电筒照亮前方。与其纠结于请假的次数,不如关注孩子内心的温度。因为真正的教育,不是强迫孩子走进教室,而是帮助他们找到愿意前行的理由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