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孩子不愿意补课应该怎么沟通

admin 6小时前 03:07:17 4
孩子不愿意补课应该怎么沟通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困惑:明明为孩子规划了补课,孩子却总是抗拒。这种矛盾背后,往往藏着更深层的信号。一位妈妈曾告诉我,她每天晚上都在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,孩子却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困惑:明明为孩子规划了补课,孩子却总是抗拒。这种矛盾背后,往往藏着更深层的信号。一位妈妈曾告诉我,她每天晚上都在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,孩子却说"我都听不懂,学了也没用"。这样的对话,折射出当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沟通困境。

理解孩子的抗拒需要先看透他们的内心。我曾接触过一位初三男生小明,他每天放学后都偷偷玩手机,妈妈发现后强行带他去补课,结果孩子连续三天在补习班睡着。当妈妈愤怒质问时,小明却说:"你们总说补课能提高成绩,可我每次考试还是垫底。"这种失望和无力,让很多家长陷入两难。

沟通的关键在于建立信任。记得有位初中女生小雨,她坚持每天晚上十点后才完成作业,妈妈发现她偷偷去补课后,先是责备,后来发现孩子其实是在逃避。当妈妈放下戒备,和孩子一起分析补课内容时,才发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对知识点的梳理,而不是重复练习。这种转变,源于家长愿意倾听而非评判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。一位小学五年级的男孩总说"不想学数学",但当他和妈妈一起做数学游戏时,突然对解题产生了兴趣。这说明补课方式需要因人而异,一味的强制只会适得其反。就像有的孩子喜欢用思维导图学习,有的则需要通过实践理解概念,找到适合的方法才能打开学习之门。

家长的焦虑常常会传递给孩子。我曾遇到一个案例,妈妈每天都在抱怨补课效果不明显,孩子却默默承受压力。当妈妈学会调整心态,把补课当作探索而非任务时,孩子反而主动提出要尝试新的学习方式。这种转变,印证了沟通不仅是语言的交流,更是情绪的传递。

有时候,孩子抗拒补课是因为缺乏成就感。一位高中生在补课后成绩略有提升,但始终觉得不如自己努力。当妈妈和他一起制定小目标,把大任务分解成可完成的步骤时,孩子开始主动规划学习时间。这说明补课效果需要与孩子的成长节奏相匹配。

面对孩子的抗拒,家长不妨先问三个问题:孩子真的需要补课吗?补课的方式是否适合他的学习特点?我们是否在用正确的方式沟通?就像有位妈妈发现孩子对英语不感兴趣后,改用电影配音的方式学习,孩子反而在轻松的氛围中进步了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找到适合的沟通方式,才能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