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初中生厌学的表现

admin 6小时前 00:15:48 5
初中生厌学的表现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询问:"孩子最近成绩下滑,是不是厌学了?"其实厌学的表现往往藏在日常细节里,就像一颗正在发芽的种子,需要家长用细腻的目光去发现。小明的书包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询问:"孩子最近成绩下滑,是不是厌学了?"其实厌学的表现往往藏在日常细节里,就像一颗正在发芽的种子,需要家长用细腻的目光去发现。

小明的书包里开始出现奇怪的物品,铅笔盒里多了几颗糖果,课本夹层藏着漫画书。他妈妈发现他总在放学后躲进房间,问起作业时会说"写完了",但检查发现书桌上的作业本只写了一半。这种行为就像被蒙住眼睛的蝴蝶,看似在努力振翅,实则迷失了方向。

我曾接触过小红,她每天早上都带着"我今天不想上学"的口吻出门,但下午却突然出现在补习班。她的爸爸发现她书包里有撕碎的试卷,却不知道这些碎片是她反复修改后留下的痕迹。这种矛盾的行为就像被风吹乱的蒲公英,表面飘散,内里却藏着对成长的恐惧。

课堂上,有些孩子会用铅笔在桌面上刻划,或是把橡皮捏成各种形状。这些看似随意的小动作,其实是大脑在寻找出口。就像小杰总在数学课上摆弄文具,老师提问时他却盯着窗外发呆,他的手指在桌面上反复敲击的节奏,正是内心焦躁的外化。

社交关系的变化往往最让家长措手不及。小丽开始拒绝和同学一起放学,却在课间偷偷用手机看短视频。她的妈妈发现她书包里有被撕掉的社团活动表,但直到她连续三天没交作业,才意识到她正在用虚拟世界逃避现实。这种逃避就像被雨水打湿的种子,表面看起来蔫了,实则在寻找新的生长土壤。

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:有的孩子把课本折成纸飞机,有的把橡皮擦成小动物,还有的在课桌上画满涂鸦。这些看似幼稚的行为背后,是青春期特有的心理需求。就像小涛总在体育课上请假,其实是因为他害怕在集体活动中暴露自己的不足。

当孩子开始频繁迟到,却总能找到各种借口时,这往往是厌学的信号。小强的妈妈发现他每天早上都在校门口徘徊,问他原因却只说"肚子疼"。直到某天他穿着运动鞋出现在教室,才明白他正在用这种方式逃避早读课。

最令人心痛的是那些沉默的孩子,他们像被蒙上一层雾气,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兴趣。小雨的爸爸发现她不再问作业,也不再和同学交流,只是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。这种状态就像被冻住的湖面,表面平静下却暗流涌动。

其实厌学的表现就像天气变化,有时是突然的暴雨,有时是渐进的阴霾。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急着找原因,而是先观察孩子的生活细节。比如发现他总是把课本倒着放,或是突然对以前喜欢的科目失去兴趣,这些都可能是心理状态的信号灯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就像春天的种子需要不同的时间发芽。当家长发现孩子开始用"我今天不想上学"作为日常对话,或是作业本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涂鸦时,这或许就是他们需要关注的时刻。理解这些表现,才能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