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小孩脾气倔强家长该如何教育

admin 4小时前 13:08:50 4
小孩脾气倔强家长该如何教育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家长咨询关于孩子倔强的问题。一位妈妈曾告诉我,孩子每次去超市都要买玩具,不买就坐在地上哭闹,她试过各种方法,甚至威胁说"不买就别回家",但孩子依然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家长咨询关于孩子倔强的问题。一位妈妈曾告诉我,孩子每次去超市都要买玩具,不买就坐在地上哭闹,她试过各种方法,甚至威胁说"不买就别回家",但孩子依然固执。这样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,但背后往往藏着更深层的心理需求。

理解倔强背后的动机,是改变的第一步。五岁的朵朵总是坚持要自己穿衣服,即使衣服扣子扣错位置,她也会大喊"不要你帮我"。家长容易陷入"你这样不听话"的指责中,却忽略了孩子正在练习独立。就像小树苗需要时间长成参天大树,孩子的倔强正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当家长蹲下来平视孩子,用"我明白你现在想自己试试"代替"你怎么这么不听话",孩子反而会主动寻求帮助。

日常应对中,家长需要掌握"退一步"的智慧。有位爸爸发现儿子每次写作业都要家长陪在身边,他尝试在孩子写作业时离开房间,结果孩子开始自己专注完成。这种"退一步"不是放弃,而是给孩子建立自主空间。就像给小猫准备独立的活动空间,孩子在适度的自由中会逐渐学会自我管理。

当孩子情绪爆发时,家长要成为"情绪稳定器"。七岁的乐乐在幼儿园因为排队不顺大哭大闹,妈妈没有立刻哄他,而是先深呼吸,用平静的语气说"妈妈知道你很着急"。这种共情比简单的"别哭了"更有力量。就像在暴雨天撑伞,家长的冷静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。

建立规则时,要让孩子明白"界限"的意义。有位妈妈发现孩子总是晚睡,她和孩子约定每天21点准时关灯,但孩子总想拖延。后来她把规则变成"我们约定的时间,就像约定好的小火车时刻表",孩子开始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。这种具象化的表达,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可感知。

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,家长要成为"成长合伙人"。九岁的天天总是坚持要自己做所有事情,妈妈没有直接否定,而是和他一起制定"小任务清单",把大目标分解成可完成的小步骤。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,就给予具体的肯定,这种正向反馈比简单的表扬更有效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倔强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。有的孩子会在饭桌上坚持要吃自己喜欢的菜,有的孩子会在画画时固执地坚持某种颜色,这些看似任性的行为背后,都是孩子在探索自我边界。家长需要做的不是消除倔强,而是引导它成为成长的阶梯。就像春雨滋润种子,恰当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的倔强开出智慧的花朵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