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被老师冷落了怎样开导孩子
先说说第一步,得先接住孩子的情绪“雪球”。当孩子说“老师今天完全没看我一眼”的时候,可别着急讲道理。咱试试这么做:第一,蹲下来跟孩子平视,用这身体语言告诉孩子“我可在乎你的感受啦”;第二,复述孩子的情绪,就说“被忽视的感觉是不是像被扔进冰窖里,老难受了,对吧?”;第三,允许孩子发泄,准备个纸巾盒和彩虹橡皮泥,让孩子把委屈都捏成个形状。
第二步,用“侦探游戏”帮孩子重构认知。要是孩子钻进“老师讨厌我”这个思维怪圈里了,咱这么干。先准备三色便利贴,红色代表事实,黄色代表猜测,蓝色代表证据。然后互动提问,比如问“上周三你主动擦黑板,老师是不是点头表扬你啦?”这是引导孩子回忆积极的事儿;再问“要是老师感冒了,会不会影响他注意力呀?”这是培养孩子的同理心;还可以问“咱来数数这学期老师表扬过你几次?”这是帮孩子建立客观的坐标。
第三步,设计“微小胜利”行动方案。别光跟孩子说“要自信”,得整点具体行动。课前3分钟,让孩子准备个“知识彩蛋”,像分享个新学的成语啥的;把作业本上的红叉画成火箭推进器图案,让错题变身;再跟孩子约定个秘密暗号,每天放学后,用特定手势,比如比个OK手势再转个圈,代表“今天我勇敢了”。
第四步,启动“三方能量场”。要是得跟老师沟通了,家长这么说话,“我们发现孩子最近对数学课可上心了,您觉得他在哪方面还能再进步进步呢?”让孩子用绘画日记记录课堂互动,当沟通素材。老师这边呢,准备个《课堂参与度观察表》,连着记3天孩子举手的次数。
最后一步,打造“心理防弹衣”,长期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。每周日晚上来个“夸夸大会”,一家人轮流说彼此三个闪光点;用《小王子》里“驯养”的概念给孩子解释人际关系;教孩子在焦虑的时候做“能量树”手势,就是双手合十向上伸展。
当孩子再提起老师的时候,家长可以问问“这次你想用哪种方式应对呀?是侦探模式、游戏模式,还是能量树模式?”这么一问,既给孩子选择权,又能巩固解决问题的思路。记住哈,教育可不是补漏洞,而是点亮孩子心里的星光!咱都行动起来,帮孩子度过这小危机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