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抑郁
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最近老被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缠着?明明刚睡醒,却跟跑了一场马拉松似的,连最爱的动画片都不香了。那种感觉就像被一团云雾罩着,难受得很,这可能就不是普通的难过啦。
孩子的情绪就像被按了静音键,快乐变得模模糊糊的。以前孩子拿到新文具能兴奋得尖叫,考试进步了会欢呼雀跃,可现在朋友送的奶茶喝着都没甜味。要是这种“情绪静音”持续两周以上,就跟手机突然没信号一样,得重新找接收快乐的频道咯。
身体还会提前发出求救信号呢!孩子明明没咋运动,却浑身酸痛,就像穿着铅做的校服;明明困得不行,却一整晚盯着天花板,听着秒针滴答滴答响;吃饭的时候,咀嚼都成了负担,就像嘴里含着浸水的棉花。这些身体发出的警报可比心理课上讲的“症状清单”靠谱多啦。
社交方面也有变化哦!孩子开始躲着集体照,怕镜头里自己笑得特僵硬;游戏群里热热闹闹的对话,能把孩子吓得心慌,宁愿自己缩在角落里发呆;就连最好闺蜜发的表情包,看着都模模糊糊的。这些社交退缩的迹象,可比成绩单下滑还值得咱重视呢。
咱可以试试这个“情绪天气预报”:让孩子用手机备忘录每天给心情打个分,1 - 10分就行,连着记两周。要是多数日子都在3分以下,那就跟连续下雨的梅雨季似的,得撑伞啦。记住哈,主动求助可不是啥丢人的事儿,就跟感冒了得吃药一样,心理感冒也得好好照顾。
要是上面这些信号都亮红灯了,别犹豫,赶紧约心理咨询师聊聊。这就跟去眼科检查视力一样,戴上合适的眼镜才能看清世界。孩子可别自己硬抗这场心理雾霾啦,真正的勇敢,就是承认自己需要一把晴雨伞!